我们常常在体检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肾囊肿,而肾囊肿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良性,如前几期的科普,大部分不需要进一步治疗仅仅观察即可,而有一部分肿瘤在影像学与单纯性囊肿很是相似,但也会露出它本来面目的蛛丝马迹,因此出现了Bosniak分级系统,更为准确的把囊肿分类,进而导向我们下一步就诊。
Bosnia分级主要从病变的影像学角度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,以指导肾囊性病变的治疗,该分类系统将肾囊性病变分为5 级:
Ⅰ级为单纯囊肿,水样均匀密度,边界清楚,囊壁薄,囊内无分隔,无强化;
Ⅱ级为轻微复杂性肾囊性病变,囊内少许发丝样分隔,囊壁或分隔可有细小钙化,囊肿边界清楚,无强化,直径<3cm;
ⅡF 级为中等复杂肾囊性病变,囊内有明显或较多发丝样分隔,囊壁或分隔光滑略增厚,存在结节或钙化,但无强化,囊肿边界清楚,无强化,直径>3 cm;
Ⅲ级肾囊性病变存在不规则厚壁和分隔,CT增强囊壁或分隔出现强化;
Ⅳ级为在Ⅲ级基础上出现可强化的壁结节。
Bosniak 分级最初是根据CT 检查进行分类的,但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及MRI 的应用日益广泛,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对肾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。Bosniak 分级越高,其恶性的可能性越大,国外报道,BosniakⅡ级其恶性率为13.7%,ⅡF 级恶性率为14.3%,Ⅲ级恶性率为50.8%,Ⅳ级恶性率为90.1%,国内学者报道,Ⅱ级恶性率为5.6%,ⅡF级恶性率为12.5%,Ⅲ级恶性率为53.3%,Ⅳ级恶性率为87.5%,国内外报道较为相似。